close

房屋信用貸款銀行貸款全省皆可處理內容來自hexun新聞

花蓮縣信用貸款條件加快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路徑

申兵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將加快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列為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在全國四大地帶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最低,推進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對於優化全國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提高全國城鎮化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使得西部地區城鎮化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帶的特點,需要在充分把握這些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全國城鎮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加以積極推進。2000年以來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特征2012年西部地區城鎮人口總計為1.62億人,城鎮化率為44.7%。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城鎮化具有以下特征:(一)2005年後城鎮化速度加快且與東部差距有所縮小2000—2012年間,西部地區城鎮化水平提高瞭16個百分點,年均為1.33個百分點,其中2000—2005年西部地區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17個百分點,2006—2012年為1.50個百分點,表明2005年後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呈現加快態勢。西部地區城鎮化率雖仍低於其他三大地帶,但2005年後與全國和東部地區的差距略有縮小。(二)城鎮化水平北高南低、速度南快北慢西部地區內部城鎮化水平總體呈現北高南低的態勢。2012年西北地區城鎮化水平為48%,比西南地區高5個百分點。但2000年後西南地區城鎮化速度總體略快於西北地區,2000—2012年西南地區城鎮化率提高瞭16.4個百分點,高於西北地區15.1個百分點的水平,這也使得西部地區南北之間城鎮化率差距有所下降。(三)人口的區外流動促進瞭城鎮化水平提高西部地區每年均有大量農民工到東部等其他地區務工,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區外的轉移使得西部地區常住人口數量下降,並由此提高瞭城鎮化率。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推算,西部地區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之差約為3000萬,其中相當部分的人口為到西部地區之外務工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如果將這些人口計入西部地區人口中,則2010年西部地區城鎮化率比現有統計水平下降3.3個百分點,這表明西部地區大量流入到省外務工人口的存在使得目前西部地區城鎮化率提高瞭3.3個百分點。(四)具有西部特色的因素推動瞭城鎮化發展一些具有西部地域特點的因素也成為西部地區城鎮化的推動力量。一是能礦資源開發,特別是具有國傢意義的能礦開發基地的建設,帶動瞭西部地區新興資源型城市發展。二是沿邊開發開放帶動瞭沿邊城鎮發展。上世紀90年代雲南瑞麗等邊境口岸設市是沿邊開發開放的重要手段,2012年新疆阿拉山口設市則是我國新時期向西開放戰略的落實。三是一些生態脆弱地區已開始實施生態移民與城鎮化相結合的政策,促進瞭農牧民向城鎮轉移聚居。四是兵團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向“師市合一”的管理體制模式轉變,由此加快瞭兵團所在地城鎮化發展。今後一段時期西部地區城鎮化面臨的主要矛盾今後一段時期推進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主要面臨三個方面的矛盾:(一)農業轉移人口規模增加與城鎮就業吸納能力較弱的矛盾國傢統計局2012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表明,2012年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為4479萬人,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17.1%,比2008年提高1.4個百分點,同時西部地區在省內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上升瞭6.4個百分點,說明西部地區更多的農民工將在本省務工,這對西部地區城鎮就業吸納能力提出瞭更高要求。城鎮就業吸納能力主要取決於非農產業就業彈性系數,但對比四大地帶的非農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可以發現,2000年以來西部地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均低於東部和中部地區。在西部地區工業發展更快的2005—2010年間,其非農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不僅仍低於東部地區而且由0.59下降為0.51。這與西部地區工業以資源開發和加工型行業為主相關,這些行業多為資本密集型產業,對就業增加的帶動能力相對較小。(二)推進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與各地城鎮化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有賴於各地城鎮化率的提升,但西部不同地區間城鎮化率差距十分明顯。從省區層面看,2012年西北六省區中內蒙古、寧夏和陜西城鎮化都超過瞭50%,西南地區雲南、甘肅、貴州和西藏均低於40%。2012年城鎮化率最高的內蒙古(57.7%)與最低的西藏(22.8%)之間相差近35個百分點,與2000年相比這一差距擴大瞭11個百分點。在各省區內,貧困地區與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山區與平原和河谷地區之間的城鎮化水平也有明顯差距。例如,雲南以昆明為中心的滇中地區與滇北和滇南地區、重慶主城區與三峽庫區、四川成都平原與川北地區、新疆天山北坡地區和南疆三地州之間的城鎮化率都相差20個百分點以上。(三)低碳綠色發展要求與城鎮化所處階段的矛盾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過程,推進城鎮化進程低碳綠色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涵。城鎮化是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能源、資源利用方式變化的過程,能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低碳和綠色,取決於城鎮化發展階段和城鎮化模式。研究表明,在城鎮化加快發展的中期階段,隨著工業在經濟中份額的上升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碳排放量會逐步增加,同時,高能耗產業為主、城市佈局松散的城市,相較於低能耗產業發達、城市空間形態緊湊的城市,碳排放量相對較高。就西部地區而言,城鎮化水平滯後於全國平均水平,近兩年發展速度相對更快,正處於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而且產業結構中高能耗產業所占比重更高,因而不同學者的研究都表明西部地區碳排放強度即創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較高,內蒙古、陜西、新疆、四川和貴州均為高排放地區。促進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的路徑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思路在於:在促進人口異地城鎮化的同時,通過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本省區、本市范圍內實現城鎮化,提高內生城鎮化能力;在推動人口向重點地區和中心城市集中的同時,加快推進經濟欠發達省區的城鎮化,優化城鎮化格局和形態;在提高城鎮化率的同時,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城鎮發展模式,探索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一)以提高產業就業吸納能力為核心增強城鎮人口吸納能力第一,壯大農牧產品加工業實力。農牧產品加工業是西部地區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且2010年農牧產品加工業產值就業彈性系數為0.51,高於西部地區工業0.44的平均水平,提高這一產業實力對於增強產業的吸納能力有重要作用。應運用高效節能裝備、信息化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改造傳統造紙、制革、紡織等行業,並壯大地域特色突出的農副產品加工業,提高西部產業市場競爭力。第二,加大吸引東部地區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的力度。從當前產業轉移情況看,市場資本趨向於西部地區的資源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相對不快。政府可對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促進產業與城鎮發展相協調。第三,繼續鼓勵西部省區加強統籌城鄉發展的綜合改革試驗。西部地區大多數城市主要是解決本行政區內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與東部沿海地區解決外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相比,制度障礙相對較小,應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支持西部省區在戶籍制度、人地掛鉤、人財掛鉤等制度改革方面的探索。(二)以小集中與大均衡為原則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和形態第一,加強城市群發展。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地區是西部省區城鎮發展條件最好的地區,其中的關中、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地區兩個最大的城市密集地區。需要針對西部城市群中心城市過大的問題,強化群內各城市職能分工,提高城市間經濟融合程度和一體化程度。第二,促進重要門戶城市和口岸城鎮發展。依托西部地區向西開放和向西南開放戰略的實施,將烏魯木齊、昆明和南寧建設成為對外開放的門戶城市和橋頭堡,並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合作區和邊境合作區為平臺,擴大口岸貿易量,壯大邊境口岸城鎮。第三,提升貧困地區城鎮化水平。在貧困地區,除瞭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就業和落戶外,還應吸引人口向地區性中心城市、縣城和建制鎮集中。(三)以低碳城市建設為抓手轉變城鎮化發展方式對於處於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的西部地區城市而言,促進產業低碳發展、構建綠色交通和低碳建築是城市低碳發展的重點。西部地區城市產業低碳發展要加快形成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的產業發展組織方式和模式,積極發展安全、高效、生態的有機循環農業和低消耗、低碳排放、低污染的綠色工業,以及以低碳旅遊和綠色商務為核心的服務業。西部城市低碳交通的重點在於建設低碳型交通基礎設施、推廣應用低碳型交通運輸裝備、優化交通運輸組織模式及操作方法以及建設智能交通工程。低碳建築則應重點推廣使用節能型建築結構、材料和設備,加強對非節能居住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和辦公樓進行節能改造,以及對節能燈和節能燈具的普及等。(作者單位:國傢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1-08/16124701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哲恬網路好物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